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共445条  1/45 
首页上页  
退休不褪色!74岁北航老教师,奋战一线!

作者: 发布: 2025-03-29

老同志的价值不仅在于乐享晚年,

更在于老有所为。

是他的亲身实践与深刻思考

刘老师把讲政治接地气完美结合!

是同事对他授课水平的高度赞誉

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

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是学生聆听他讲课后的真挚感言


近日,刘俊德在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2025年度工作会上作为“五老”代表之一发言

 

他是老有所为的“最美五老”

获评“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他是北航退休干部

刘俊德


以白发映照初心

他坚持知行合一

用行动写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和小萱一同去看刘俊德老师

活跃在党建一线的身影——

 

言传身教:启智润心的信仰播种者

 

“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播撒信仰的种子,重在以心换心、以情动人。”

——刘俊德

 

“共产党员的脊梁要扛得起国家重任”,从革命烈士董存瑞、时代楷模雷锋到英雄航天员桂海潮,从“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到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刘俊德用动情的讲述,让榜样们从书本上“走到”学生们身旁。在他的党课上,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故事和炽热的情感。


刘俊德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刘俊德创新开展“沉浸式党课”,让同学们在触摸历史中读懂担当。他带领学生走进校史馆,重温北航在抗美援朝烽火中诞生的历程,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让学子感受“把论文写在祖国蓝天上”的豪情,参观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感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名学生课后在心得感受中写道:“前辈们的足迹,让我明白奋斗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刘俊德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看着他们从‘听党话’到‘跟党走’,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刘俊德

 

作为北航离退休党委委员,刘俊德常为学生党支部和离退休教职工基层党支部讲党课,在老教授与青年学子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十余年来,他累计给学生上党课80余场,与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谈话1100余人次,审阅入党材料和支部工作手册,助力学生党建工作。



刘俊德为大学生讲述北航老党员的故事

在与新党员谈话时,刘俊德一定会紧扣《入党誓词》询问:“能否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面对即将出国深造的学子,他也会深切叮嘱:“党员身份是刻入生命的烙印,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守住“永不叛党”的誓言。”计算机学院的杨宏博同学说:“刘老师是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班主任,他始终以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滋养着我们成长。他是为人和善的良师,更是循循善诱的益友。”


刘俊德和北航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同学交流

担任北航大学生党校班主任期间,刘俊德推动“党建+实践”深度融合,发起了“三个一”活动,即:立一位楷模、记一句箴言、做一件实事,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邓霄宇同学说:“刘老师建议我们在党校学习期间找到一位共产党员模范,记住一句共产党员名言,做一件好事,我们都认真完成了这项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刘思颖同学也表示:“在党课学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刘俊德参加大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白发丹心:退休不褪色的党建老兵

2006年至2021年,刘俊德连续三届被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他的日常便是与身边的师生亲切交谈,针对学校发展、发挥大学生的社会作用等内容,发出大家的心声。他收集社情民意的方式颇为多样:在学校开通人大代表专用邮箱,办好代表专用橱窗,与选区内单位建立联系机制,设置选民接待日……这保证了他能够和选民定期交流、反馈信息以及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

他认为,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最终都要体现在促进地区发展上,因此要努力使自己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如此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刘俊德所获部分证书

 

共产党员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

——刘俊德

 

2011年,刘俊德从北航离退休党委书记岗位退休后,返聘于中国图学会《图学学报》担任编辑部主任。2014年,学校组建特邀党建组织员队伍,他坚定地选择了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不假思索地报了名。这一干,便是11年。

为了当好特邀党建组织员,为学生的党建工作出一份力,刘俊德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党建一线工作中,每天忙碌地穿梭于家校之间。有人不理解他的选择,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回答:“共产党员的担当,就是在被需要时挺身而出,我还能为年轻人再铺一段路。”


刘俊德学习党史知识

除了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大学生党校班主任职责所在,刘俊德在日常生活中也自动自发地充分关心关爱身边的青少年。有一次在与新党员谈话时,他得知一位同学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靠热心人资助才上得起高中,他当即拿出身上所有的现金送给这位同学,并随后促成对困难学生党员的帮扶机制。这名学生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刘老师让我明白,党组织不仅是灯塔,更是寒夜里温暖的港湾。”

微光成炬:不断前行的青春引路人

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为北航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刘俊德对书画有着很深的热爱和造诣,并充分利用爱好特长组织参加了多种美育活动。


刘俊德书画作品

他为北航大学生开设书法体验课,指导北航幼儿园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写出“知行合一”四个字。他带领老年社团与大学生书画社团共建,老少一起探讨美的艺术。他还带领北航学子参观“井冈山精神”主题画展,在艺术熏陶中感悟信仰之美。


刘俊德教北航幼儿园小朋友写书法

 


刘俊德带领学生参观井冈山精神主题画展

 

“党建工作不是纸上谈兵,需要以行动诠释信仰,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刘俊德

 

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的刘俊德,甘愿做青春引路人,时常参与年轻人组织的活动,希望能够以自身行动起到引领作用。在北航大学生彩虹明天公益社和思源大学生记者团组织的“春日来信”活动中,他和同学们一同为贵州、山东等省份的山区留守儿童写信,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乐观坚强、努力奋进。他还为北航大学新生撰写寄语,激励他们珍惜大学时光,传承北航精神,早日成长为国家栋梁。


春日来信活动中老同志们书写的信件

 


刘俊德为北航本科新生撰写寄语

接受大学生实践队的采访时,刘俊德深情讲述北航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倡议同学们以史为鉴,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中;接受北航实验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同学们的访谈时,他讲述了老党员如何在信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并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中肯的建议。



刘俊德接受北航士嘉书院逐梦星空实践队采访

 


刘俊德参加北航实验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开展的采访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实践活动

 

以师者为榜样,思源大学生记者团的三位同学曾在2023年教师节探望老教师活动中拜访刘俊德老师。得知三位同学都已提交入党申请书并进入党校学习,刘俊德欣慰地给他们讲起自己担任人大代表15年来的工作经历,告诫同学们将来入党、参加工作之后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共产党员是在人民群众中生存的”,他的话语让在场同学们深受触动。


刘俊德与思源大学生记者团的同学合照

在业余时间里,刘俊德还参与了《信仰之光》书籍的编写,讲述离休老同志为党奉献、与国同行的故事,撰写的文章被收录在《把一切献给党》《晚霞映红》等北航老故事系列丛书中,为青年留下宝贵的精神食粮。

目前,74岁高龄、拥有55年党龄的刘俊德仍然活跃在党建一线。他说,多年的工作常常让他思考,老同志的价值,不在于还拥有多少时光,而在于能为青年人点燃多少星火。

 


 

刘俊德

1951年生于湖南南县,197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飞机制造专业,后留校工作。在北航先后担任学生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离退休党委书记。退休后,多年担任校关工委委员、离退休党委委员、学校特邀党建组织员,连续三届(第14届、15届、16届)被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曾荣获北京市优秀团干部、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国防科工委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等称号,多次获得北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校关工委“最美五老”等荣誉。

 

在北航

还有很多这样的“银发先锋”

践行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们用行动证明

信仰的传承,与年龄无关

共产党员的使命,永远年轻